關于打離婚官司,很多人都不太了解,特別是第一次接觸的朋友。那么離婚訴訟中一定要聘請律師嗎?法律對請不請律師有規定嗎?如果要請律師?應該請什么樣的律師?下文小編為大家詳細分析解答!
在離婚訴訟中,是否請律師是采取當事人自愿的原則,法律不強制要求必須請律師,但是一般判斷是否請律師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。
一、一般下列幾種情況可以不用請律師:
1.雙方爭議最大的不是離婚財產的分割,而是精神賠償或青春補償數額的多少。
2.案件爭議標的額不大,當事人又具備基本的訴訟程序知識。
3.雙方感情并未完全破裂,只是缺乏溝通渠道。
上述情形,一般來說都能在法官的引導下查清事實,正確適用法律作出裁決,或者在法官的主持下能夠達成和解或原告撤訴。這類案件中,律師能起的作用不大,而且當事人自行出庭也能減輕經濟負擔。
二、下列幾種情況建議當事人請律師:
1.對于工作繁忙、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當事人,不論涉及財產多少,案情復雜與否,聘請律師代理訴訟,能夠大量節省當事人的時間與精力,從效率角度考慮,還是值得的。
2.家庭財產構成比較復雜,如涉及房產、投資、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甄別等,需要充分的證據支持及法律依據,聘請律師在開庭前完成必要的調查,可以更好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。
3.有些離婚案件,雖然案情簡單,但是法律適用復雜,對于爭議的處理法律沒有規定,甚至理論界也有爭議。此類案件,如能委托專業的家庭律師代理訴訟,為法官裁決案件提供更有力的幫助,有助于更快、更好地解決糾紛。